当前位置:顾一辞>武侠修真>大明求生记> 第三百十二章 平安府代银券(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十二章 平安府代银券(上)(2 / 2)

钱,大批的外地商人来到平安镇后,首先就是去平安府钱庄换取这种“代银券”,在零售市场上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计价环闭。

平安府钱庄可谓是一本万利,用手中的小卡片换取到了真金白银后,用作生产发展,把产出的东西供应市场,就这样也形成了一个环闭。目前这种“代银券”大有向外溢出,听说有人拿着这种“代银券”去了太原消费而不受,大骂太原府的,也有人在一些地方吃饭后要用“代银券”而不得,结果闹到当地官府衙门的事例。

杨一清翻看一张“代银券”细看起来,跟宝钞不太一样,这是一张厚实的纸卡,一掌大小,四边印有一圈精细祥云纹,中间四个大字,代银五分,,最看上面的文字是“此代银券只用作平安府内部使用,用作府内福利交换商品的凭证,不能替代实际银钱交易。”还有不同的云纹。

杨一清一拍脑门自语道:“实在是高明啊,没有朝廷户部的印章,私自发行宝钞的话就是杀门之罪。”可是实在想不通为何这样的纸片能替代银子,大家争着去兑换。

平安府钱庄发出的这种“代银券”最大的面值代银一两,有这么多的好处,商人们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便宜,那么只要把大量的银子换成这种小面额的“代银券”再去购买各种商品不就又可有利可图了吗?其实大家想多了,去平安府钱庄兑换“代银券”时,需要身份开户,每户每月只能兑换十两以下的“代银券”,超过十两不给兑换,钱庄还专为大商户门开通,通存通兑,也就是说在平安镇存入的银钱,可以在郓城商贸城钱庄取出。最吸引眼球的可以把多余的“代银券”或真金白银存入钱庄,钱庄会按月付给存户存银利息,一两银一分息计算,这样的操作虽然利息不高,却是打破百年来钱庄倒付给储户的骚操作。

因为古代的钱庄存钱是没有利息的,相反,存钱的人还要向钱庄支付保管的利息。而平安府钱庄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对于需要把大量钱银存入钱庄保管外,不再付给钱庄保管费,还能额外得到月利,在古人看来就是好处,对于一般的小门小户人家,如果有三百两存银的话,月息就能获得三两,有此三两银钱足能养活一家生活所需了。

按章子俊跟杨一清的说法就是,当前劣币实在是猖獗,无奈只能在自家府中采用代银之法。杨一清听了直翻白眼,这也能叫做在自家府中,有人都带到太原城去了。可是杨一清也很清楚当前的劣币之害。

太祖初始,白银奇缺,实行大明通行宝钞与铜钱相兼使用,而以银两作为补充的货币政策。后来作为纸币的宝钞逐渐丧失信用力,难以在市场中通行,而铜钱便成了明代前中期百姓日用主要的货币形式。但到了成化年间,铜钱伪造成为一种相对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伪造的铜钱却在市场中广泛使用,官方旧铜钱反遭排斥。

这就是历史上劣币驱逐良币案例,为此成为了成化年间一桩大案,伪造铜钱与挑拣铜钱导致官方铜钱秩序几近崩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