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2 / 3)

出行在清晨 , 归来已黄昏 。

西山风景的确很美 , 与青云山相比是另一番风貌 。 策马至林深处 , 有山泉自峰顶汨沁而下 , 流水叮咋 , 鸟雀欢鸣为之伴奏 。

两侧青草肥沃 , 青骊欢快地喷了个响鼻 , 便赖在原地不肯再走 , 美激滋啃起草来 。

仔细看过地上没有马匹禁食的植物 , 谢拾随它自便 , 取出洞箩抵在唇边吹奏起来 。

箫音如水 , 顺泉而下 。

直到黄昏时分归来 , 刘程几人仍是赞不绝口 : “ 想不到谢兄射乐皆是一绝 ! 只可惜今日运气差了些 , 只猎到几只野雉 …...“

一行人就此道别 , 谢拾正要回道观 , 转过拐角却撞上了熟人 。 数十步开外 , 一身裨衫 、 形容秀气的少年不是喻舟还能是谁 ?

“ 喻兄 1 “

谢拾远远招呼一声 。

喻舟闻声看来 , 双眼明显一亮 。

“ 谢兄 ? 我正想去找你呢 。“

原来是湖广解元游学至汀州的消息已在当地士人中传开 。 喻舟虽不曾四处说 ,

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 何况此事并非绝密 。

消息传开 , 不少人都想试试他的成色 。

至于其中缘由 , 说来话长 。

在当下交通不便的时代 , 除去朝廷邸报等少数途径之外 , 天下许多消息少有流通的渠道 。 按理而言 , 每一届的解元在本省或许声名斐然 , 其文章和大名会随着本省

《 乡试录 》 流传四方 , 以供后来众多学子瞬仰 。 可外省之人却未必能有几分耳闻 。 是以区区湖广解元本不该引来汀州士子瞩目 。

谢拾却是一个例外 。

至少在汀州府是一个例外 。

只因汀州府学某位姓喻的训导恰在去岁被征召往湖广负责阅卷 , 又恰总撞上谢拾大放光彩 , 一举 “ 折服 “ 贡院上下 。 喻训导所治本经虽为 《 礼 》, 却是心甘情愿首推

治 《 易 》 的谢拾为五经魁之首 。

大抵是 「 曾经沧海难为水 “, 见过别人家地里的好苗子 , 回到汀州府学后 , 喻 i}

导再看自家地里的苗子 , 便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 , 无论如何都感觉差上不止一筹 。

每每此时 , 喻训导难免提及 “ 别人家的孩子 “, 言语间大有 「 生子当如谢知归 “ 之意 , 就这么给自家儿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万幸其子喻舟不曾因此受到打击 , 反而因着亲爹转述的谢拾文章而钦佩上后者的才华 , 进而将之化作鞭策自身上进的动力 。

大概是他的表现给喻训导造成了错觉 , 自以为发掘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不二法门 , 在府学中教学时 , 喻训导如法炮制 。

府学生员眼中 , 喻训导仿佛换了个人 。 又是成天夸赞 「 别人家的孩子 “, 又是誓旦旦表示 : 既然大家在天赋上已经落后于人 , 就只能以勤补拙 , 拼命努力去追赶 !

愈发严苛的喻训导令诸生叫苦连天 。

而谢拾的大名亦传遍汀州府城 。

事实证明 , 喻舟之流终究是少数 。 被不断鞭策上进的府学诸生成日活在谢拾的阴影下 , 实在很难保持心平气和 。 得知其人居然来到汀州 , 诸生不由得纷纷摩拳擦掌

谢拾固然是湖广解元 , 可汀州府学这些年不知出过多少举人 , 解元也并非没有 。 不少人自觉三年后的会试亦有信心手到擒来 ! 谢拾天赋再高 , 论积累哪里及得上他们 ?

大齐两京十三省便有十五个解元 , 然而各地文教兴盛不一 , 解元亦不能相提并论 。 警如一直以来世所公认的北方士子不如南方 , 同为解元 , 南直隶势必强于北直隶

不曾称过谢拾的斤两 , 只凭湖广解元的名头 , 岂能令人服输 ? 谁还不是个天才了 !

听喻舟三言两语道明来龙去脉 , 又连连替他爹给谢拾招来的 “ 麻烦 “ 道歉 , 谢总算知晓其来意一一原来他是来送请帖的 , 三日后有一场文会 , 汀州府有名有姓的举人都会参加 , 而谢拾亦在受邀之列 。

该有不少人想试试我的成色罢 ? 谢拾这样想着 , 欣然答应下来 :“ 必如约而至 。

见识更多从前所不曾见过的风景 , 与更多才俊之士切磋学问 , 这不正是游学的目的吗 ?

他露出发自真心的期待笑容 。

“ 以文会友 , 不亦乐乎 7“

与此同时 , 府学诸生得知谢拾答应邀约 , 忍不住暗暗为本府一干才俊摇旗呐喊 。

一一冲啊 ! 1 !

一一只有掀翻这个阴影笼罩府学的大魔王 , 他们才能享受到久违的 「 呼吸自由权 “, 喻训导或许也能恢复从前的慈和 !

至于说打不过又该如何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