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顾一辞>历史军事>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96章 销售火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 销售火爆(2 / 2)

描写的就是午夜场景,有一种清冷的韵味,再配上这改编过的歌词,辞藻更加文雅,那种凄冷的感觉更是加强了好几倍,让人听得悲从中来。

只唱到一半,胡氏就摇头念佛:“这曲子太悲了,听着都觉得可怜。”

一旁的邓志谟却是一边感叹一边连连夸奖:“建阳用这词曲作为宣传不管是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听了都能知建阳的意思。”

王文龙道:“我打算把这首《月光光》当做女子纺织厂的宣传曲,后面还要配上劝诫溺女的大字。”

不光是要在《旬报》上发广告,他还打算大量印刷《月光光》做成包装材料,以后从湘妃纱卖出的织物全都会用印有《月光光》歌词的包装纸包装。

正在众人为这首歌感叹之时,游思义也从外边走了进来,他一进屋就大喜的说道:“咱们的湘妃纱卖脱销了,供不应求呀!”

游思义的兴奋言语打断了房间之中原本的悲切气氛,胡氏连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天横锦巷里头的人都排不开,全都是到咱们店铺中买湘妃纱的,我看咱们要赶快准备扩大门市了。”

王文龙颇为惊讶:“怎么今日突然来了这么多顾客。”

游思义嘿嘿直笑,一旁的胡氏却是一下反应过来,看向游思义说道:“多半是镜斋侄儿出的力吧。”

游思义笑着说道:“我也不过是向教中之人说了咱们这个工厂是做善事的地方,怎知道我家哥哥这般的帮忙,在信众之间一传播,咱们的湘妃纱就彻底卖脱销了。”

王文龙一头雾水,问道:“什么教?什么信众?”

游思义对王文龙笑着说:“之前未同建阳说明,我家哥哥名叫游思忠,我家乃是夏教中人。”

王文龙一愣,然后瞬间反应过来,夏教,又称三一教,是嘉靖万历年间福建莆田地区出现的一个新兴宗教,主要流行于知识分子群体。

三一教在福建的影响非常深刻,一直到王文龙穿越回来的时候在莆田地区依旧有几十万信众,信徒遍及南方以及东南亚。

三一教教主林兆恩本就是儒学出身,创教之后也相当注重社会公德,林兆恩生前还带领弟子一起在莆田参与抗击倭寇,对平民百姓施医舍药,给穷人家收尸和捐赠棺椁,救助女子之事同样符合他们的教义,所以游思义和自家兄长游思忠一说,游思忠立刻就动员了福州的信众都来购买湘妃纱,并且趁机倡导救女反溺婴。

而游思义的哥哥游思忠也是一位大人物,他是创教祖师林兆恩的亲传弟子,早在几年前就和师兄张洪都一起奉林兆恩之命远走江南传教,是教中骨干,他的师兄张洪都后来还当过掌教,因为贡献盛大,所以在后世成为三一教祠四配神之一。

三一教在福州影响极大,有他们的帮助湘妃纱居然一下就卖到脱销。

……

王文龙带着人来到店中,就见店内已经挤满了顾客。

女售货员在柜台上忙的满头是汗,不时有人来询价都没办法回复。

刚刚选拔出来的女店长大声的对众人说道:“大家一个一个来,不用急,我们店铺明码实价,价钱都标在柜上,童叟无欺,我们也没权利打折……实在也已经比外边的店铺更加便宜了,多谢列位的支持。”

但客人哪里管这些,一个大爷指着一件布匹依旧看不见下面的价钱一般开口就询问:“这样的布一尺多少钱?”

“二十文一尺……”

店员也不得不费劲的回复,而更多的人干脆围着店长询问:

“有没有新出的棉布?”

“我想看看这件绸子。”

“你们有没有卖成衣的?”

正乱着时,店中又冲进来一群书生,带头人油头粉面,手中拿着《旬报》上刊载的纺织女工画像问道:“这些就是女子纺织场所产的布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