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顾一辞>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134章 袁曹吕三方会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袁曹吕三方会战(1 / 3)

诸葛亮被大哥安排了,只好乖乖回去休假。腊月最后剩下这几天,以及整个正月里,都不再过问具体政务,最多只是听听外界的新闻,不至于信息掉线脱节太久。

实在闲下来,那就锻炼锻炼身体,钻研一下大哥给他挑出来的几卷生物学和农学知识——

来年开春后,刘备军就要在射阳和海西试点育秧、插秧的新生产方式了。这个节骨眼上,诸葛亮肯多学一些后世的农业常识,以及育种思维,对于将来展开工作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诸葛瑾给的教材里,当然也不可能讲什么“进化”、“遗传基因”,但给些朴素的育种选种常识和思维,还是可以做到的。内部具体的运作原理诸葛亮也不用知道,他只要知道应用层面的东西就够了。

除了这些学习锻炼,其他正事儿自有大哥暂时统筹全局。

而从北方弄来的那些人才,包括卢毓,还有跟着卢毓的那几个师兄如高诱。还有徐邈、程秉、刘熙等,刘备都抽出腊月最后这段时间,给予礼遇,顺便摸清各人的禀赋,然后交给陈群那边安排具体差事。

陈群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也已经从一個组织民力徭役的工程组织者,向更高层的管理者转型了。他用人组织方面的天赋,正在被渐渐发掘,已经可以帮刘备分担一些具体的人力资源统筹。

刘熙、高诱不适合做具体工作,只适合治学研究,那就给他们提供条件埋头研究。程秉在自己治学方面略不如那两个,但擅长传道解惑、转授学问,那就分摊一些教育工作。

徐邈擅长组织贫苦百姓恢复生产,那就让他去分摊一些以工代赈的活儿,外加袁术占领区流过来的百姓安置工作。

最后还有赵云带回来那一千多人,有数百骑是袁绍军释放的公孙瓒骑兵俘虏,还有近千人的海贼俘虏,

刘备也都亲自视察了一圈,然后吩咐关羽和赵云一起加急训练一下,整顿好纪律和军心士气。确保不会拖后腿,该编入骑兵的就编入骑兵,该编入水军的就编入水军。

经过这一波的补充后,刘备核算了一下,自己麾下可以作为骑兵部队的人数,已经接近四千人了,但实际配备的骑兵依然在两千多一点。

从去年找回赵云,到后来诸葛亮河北之行,每次都能拉到数百规模的老练骑兵。可惜就是没有配套战马,只能用驮马编成“骑马步兵”凑数用。

这次打通了袁谭这条线的关系,袁谭允许刘备的人在山东半岛沿海有“军事通行权”,还提供海贸的中转泊靠补给。

来年开春后等暖和一点,或许能让糜竺探一探这条海上航路,跟辽东半岛的军阀公孙度建立起贸易,拿海船买战马。

管承被杀后,山东和辽东之间那一串沙门岛岛链上,估计还有一两千数量的残余打散海贼,糜竺初次贸易可能有危险,到时候可以让太史慈负责武力打通商路。

太史慈就是东莱人,对东莱沿海的情况很熟悉。而且太史慈早年犯事后流窜去了辽东避祸数年,就亲自走过这条山东半岛渡海到辽东半岛的航路,对辽东的情况也很熟悉。

所以,让太史慈护航打通商路,绝对专业对口。等来年夏天庐江战役结束后,太史慈腾出手来,就可以部署了。

……

这些琐碎的小事忙完,基本上已经快到腊月底了。

刘备也不再使唤人,广陵郡的一切工作节奏都慢了下来。

不过,因为情报传递需要时间,所以哪怕大过年期间,刘备和诸葛瑾还是隔三岔五会收到一些陈地或者谯地的前线军情——

陈郡的曹军和袁军交战信息,总要二十天左右,才会传到广陵,谯地吕布军和袁术的交战,相对快一些,十天出头就能传到广陵,延时都比较明显。

根据探报,腊月上旬时,曹操和袁术军的对战率先出现了变局。已经被曹操围困了超过两个半月的陈县,终于出现了断粮,城内桥蕤的部队士气崩溃,外面又等不来袁术的增援。

桥蕤于腊月初七这天,不得不尝试组织了一次还算坚决的突围,可惜被曹操亲自围堵,双方发生了一场惨烈的血战,桥蕤部死伤惨重,冲突不出,数以千计的冲锋士兵崩溃后直接成建制投降。

桥蕤无奈,只好退回陈县,但军心已经不可再守,也没有粮食。四天后陈县西门的守将选择与曹军秘密联络,愿意献门以求曹操赦免。

曹操也很干脆地答应了,最终在腊月十三这天拂晓,曹军由内应开门杀入城内,经过一天的混战,彻底结束了这场战役。

两个半月的围城阶段,大约两万七八千之多的袁军被全歼,其中杀伤者近万,趁乱逃散者数千,投降俘虏人数累计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曹军血战伤亡逃散,虽然累计也不比袁军少,毕竟是攻城的一方。不过随着大批降军的注入,曹军在人数上反而有了一些回升,总兵力还多了几千人,只是部队素质有所下降。

投降的袁术军很多都是临时动员、竭泽而渔拉来的,素质远不如损失掉的曹军。

而桥蕤本人,也在陈县破门后的最终混乱厮杀里,被曹军斩杀,这倒是跟桥蕤本该遭受的下场差不多——在原本的历史上,桥蕤是在陈郡境内的“蕲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